环评技改报告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12/31 15:15:08 来源: 点击量:1984
前言
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位于任丘市长丰镇摩托车产业园内,分为东、西两厂区。公司年产30万辆节能电动三轮车,建设内容分一期、二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西厂区)年产10万辆、二期工程(东厂区)年产20万辆。
2014年7月16日,《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年产30万辆节能电动三轮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任丘市环保局审批(任环评【2014】7号);2014年12月1日,该公司一期工程通过任丘市环保局组织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任环验书字【2014】02号);2016年1月16日,该公司二期一段工程通过任丘市环保局组织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任环验书字[2016]01号)。
2017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公司决定对原有的两条涂装流水线进行改造,由原来的常温式作业改为加温式作业,其中东厂区涂装流水线前处理段增加天然气燃烧机5台,分别对预脱脂、脱脂、水洗、除锈及硅烷处理槽液单独加热,电泳漆烘干设备由原来的1台燃烧机增加至2台,面漆烘干设备由原来的1台燃烧机增加至3台;西厂区涂装流水线增加1台燃烧机(配套1台2t/h锅炉)对各槽液(预脱脂、脱脂、水洗、除锈及硅烷处理)集中加热。故委托河北师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7年10月10日取得了沧州市环境保护局任丘市分局的审批意见(任环表字【2017】93号)。
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改项目于2017年10月投入试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等有关规定,按照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要求,建设单位需查清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报告表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查分析工程在建设和试运行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是否以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预防、减缓和补救措施,全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依据。
2017年10月,启动了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改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验收范围与内容为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改项目的环评文件及批复中的要求。并委托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参照环保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及建设单位自主开展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有关要求,开展相关验收调查工作。2017年12月1日-12月2日,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完成了该项目的现场检测工作。2017年12月12日,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出具了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改项目﹛保民环检字(2017)第Y12003-1号}。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检测报告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编制完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 验收监测依据
1.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
(9)《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及建设单位自主开展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指引(试行)》(冀环办字函[2017]727号);
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2. 工程建设情况
2.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见下表2-1。
表2-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
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王铁舵
联系人
高晨雨
通信地址
任丘市长丰镇摩托车产业园区
联系电话
13831732690
邮编
062562
项目性质
技改
行业类别
C-3799其他未列明运输设备制造
建设地点
任丘市长丰镇摩托车产业园区
占地面积
/
经纬度
东经:116°22'48.35″
北纬:38°42'36.86"
开工时间
2017年10月
试运行时间
2017年11月
项目位于任丘市长丰镇摩托车产业园区,本次技改项目位于河北珠峰大江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内现有涂装车间,厂区中心坐标为东经116°22'48.35″,北纬38°42'36.86"。项目分东、西厂区,其中西厂区东侧为空地、南侧为田间路、西侧与任丘市振兴摩配有限公司相邻、北侧为津保路;东厂区隔路位于西厂区东侧,其北侧为津保路,东、南两侧为空地。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边关系详见附图2。
大门位于项目北侧,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厂区由两条干道分为三个功能单元,依次包括办公区、车间及库房。东区西侧为从北向南依次为组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污水站,东侧为存车区。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2.2建设内容
本次技改项目主要涉及天然气。
天然气消耗表见表2-2。
表2-2 天然气消耗表 单位:万m3/a
天然气消耗量
西厂区
60.53
东厂区
151.06
合计
211.59
对原有的两条涂装流水线进行改造,由原来的常温式作业改为加温式作业。主体建设内容未发生变动。
技改项目主要新增生产设备见表2-3。
表2-3 项目技改工程主要新增设备一览表
序号
环评要求建设
实际建设情况
备注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套)
型号
数量(台/套)
1
天然气燃烧机
RS40
1
RS40
1
一致
RS40
1
RS40
1
一致
RS50
1
RS50
1
一致
RS40
1
RS40
1
一致
RS40
1
RS40
1
一致
RS50
1
RS50
1
一致
RS70
1
RS70
1
一致
RS70
1
RS70
1
一致
2
天然气燃烧机
RS190
1
RS190
1
一致
3
锅炉
2t/h
1
2t/h
1
一致
2.3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简述:涂装车间主要将外购的车架、车厢原材料通过脱脂、酸洗、硅烷处理等前处理工序后直接电泳和喷漆。涂装车间建有电泳和涂装生产线1条,其由前处理设备、阴极电泳设备、电泳漆烘干设备、打磨除尘设备、水旋喷漆设备、油漆烘干设备和悬挂输送机组成。预脱脂、脱脂、酸洗、中和、硅烷处理槽液均循环使用,其药剂定期补充,淤渣定期清理,均无废水外排。
本项目技改后,东区前处理段增加5台燃烧机,每年冬季前后分别单独对预脱脂、脱脂、水洗、酸洗及硅烷处理进行加热,改造后各工序槽液温度分别由常温技改为40℃、35℃、40℃、40℃及30℃;电泳漆烘干及面漆烘干工序后分别增加1、2台燃烧机。本项目技改后,西区前处理段增加1台燃烧机及1台2t/h锅炉,每年冬季前后集中对预脱脂、脱脂、水洗、酸洗及硅烷处理进行加热,改造后各工序槽液温度由常温技改为35℃。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1。
图2-2 技改项目(西厂区)涂装流水线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图2-1 技改项目(东厂区)涂装流水线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预脱脂
水洗2
纯水洗
废气
脱脂
水洗1
酸洗
中和
水洗3
硅烷处理
水洗4
纯水洗
阴极电泳
纯水洗
喷漆
烘干
冷却
打磨
烘干
下件
燃烧机
燃烧机
1根15m排气筒
废气
固废
中性脱脂剂
水
除油除锈添加剂
水
10%NaOH
水
燃烧机
燃烧机
1根15m排气筒
燃烧机
废气、固废
废水
纯水
新型硅烷皮膜液
水
水溶性电泳涂料
天然气
固废
废气
废气
废气
天然气
丙烯酸漆
废水
废水
废水
超滤水洗
废水
废水
燃烧机
燃烧机
燃烧机
与烘干废气共用1根15m排气筒
与烘干废气共用1根15m排气筒
车架、车厢
废水
预脱脂
水洗2
纯水洗
废气
脱脂
水洗1
酸洗
中和
水洗3
硅烷处理
水洗4
纯水洗
阴极电泳
纯水洗
喷漆
烘干
冷却
打磨
烘干
下件
中性脱脂剂
水
除油除锈添加剂
水
10%NaOH
水
纯水
新型硅烷皮膜液
水
水溶性电泳涂料
天然气
固废
废气
废气
废气
天然气
丙烯酸漆
废水
废水
废水
超滤水洗
废水
废水
固废
废水
废气、固废
废水
中性脱脂剂
燃烧机
锅炉
废气
车架、车厢
项目主要污染物工序:
废气:主要为天然气锅炉废气、燃烧机燃烧废气及烘干工序产生的废气。
废水:主要为软化系统排污水。
噪声:主要为风机等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固体废物:主要为脱脂槽淤渣及酸洗槽淤渣。
本项目劳动定员100人,每天工作24小时,每年生产300天。
2.5 公用工程
(1)给排水
①西厂区给排水
给水:技改项目完成后,预脱脂、脱脂、水洗、酸洗及硅烷处理槽液补水部分由蒸汽代替,生产总用水量为561.12m3/d,其中循环水量461m3/d,新水用量100.12m3/d,用水量与技改前相比,用水量增加3.9m3/d。
排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84m3/d,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水洗工序及纯水洗工序废水量70m3/d;纯水制备系统排污水2.9m3/d;软水制备系统排污水3.7m3/d;超滤系统反冲洗水0.2m3/d;冲洗废水产生量为0.5m3/d;混合后与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汇合共计80.44m3/d一起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入厂区北侧的城东干渠。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清洗用水全部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废水全部为职工盥洗废水,废水产生量为0.112 m3/d(33.6 m3/a),废水产生量较小,水质简单,全部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
②东厂区给排水
给水:生产总用水量为1050.94m3/d,其中循环水量861m3/d,新水用量190.94m3/d,循环水利用率为81.9%。
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按照平均80L/人·d计算,东厂区40人,生活用水量为3.2m3/d;各槽液补水量共为23.3m3/d;各水洗工序用水量共为132m3/d;纯水制备系统用水22.8m3/d;超滤系统反冲洗水用量为0.4m3/d;喷漆室循环水池补水量8.7m3/d;打磨除尘系统补水0.04m3/d;冲洗地面水0.5m3/d。
排水:废水155.26m3/d经管道送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入厂区北侧的城东干渠。
③技改后全厂
给水:技改后全厂给水由田口村供水管网供给。总用水量1613.56m3/d,其中循环水量1322m3/d,新水用量290.96m3/d,循环水利用率为81.9%。
排水:全厂生活污水产生量为6.4m3/d,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水洗工序及纯水洗工序废水量217.4m3/d、超滤系统反冲洗水0.6m3/d、冲洗废水产生量为1m3/d、纯水制备系统排污水4.3m3/d、软化系统排污水3.7m3/d、喷漆室循环水池定期排污水6.6m3/d,与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汇合一起共235.7m3/d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入厂区北侧的城东干渠。
技改后全厂给排水平衡图见图2-3。
图2-3 技改后全厂给排水平衡图
技改项目供电依托现有工程,能够满足技改后需求。
1.2 验收技术规范
2.1.1 基本情况
2.1.2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2.1.3厂区平面布置
2.2.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对原有的两条涂装流水线进行改造,由原来的常温式作业改为加温式作业。
2.2.2 主要原辅材料
2.2.3 主体设施建设内容
2.2.4 生产设备
2.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2.5.3供电